一场年初开始的价格战,延续至这个火热的夏天。无论是“身处其中”还是“隔岸观火”,大大小小的快递企业显然都不能“独善其身”。在这场价格战之后,快递行业或许真的该迎来“兼并重组、洗牌整合”的关键年。
降价潮起
价格战对于国内的快递行业来说,从不陌生。只是,这一次的战争在今夏打得异常火热。
近日,业内传出多家快递企业大打价格战争抢客户的消息,有的快递公司价格甚至低到“全国5元不限重、3.5元寄全国”。
据了解,“通达系”快递企业中的韵达、中通、百世汇通等部分加盟商,将从北京发往全国的快递首重价格已分别由原先的8元/件调整至5元-5.5元/件,降价幅度将近一半。
如此低价的活动,更是席卷了广州、湖南、四川等地,预计此轮的降价时间将会持续两个月左右到国庆节前夕。
据了解,这次降价最为激烈的情况出现在淘宝电商市场。根据行业传统,每年的6-8月为消费淡季,各大快递企业总部和区域性加盟站点都希望在此期间利用降价的方式促进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提前备战下半年即将到来的业务旺季。
对于被外界所指的大打价格战,快递企业的总部显然并不认同。
百世汇通总部一位市场部经理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并没有什么所谓降价的概念,只是在这个夏天会针对我们长年服务的优质客户有些优惠返利活动,主要是一些大型的B2C企业。但优惠不是长期的,也不是全网范围内的。各地的优惠幅度会根据当地分公司的要求向总部提出申请,结合客户的资质评定。”
汇通的说法,或许能代表部分民营快递的声音。
除了几家民营快递巨头之外,更早之前,参与到降价浪潮之中的还有“国家队”EMS,在全国各地可谓频频发力。
自今年上半年开始,上海EMS将发往长三角的散客包裹首重标准由20元降至10元,被业内称为“为谋上市贴身肉搏”劲敌顺丰速运。此前,顺丰从上海发往长三角的首重价格一直保持在12元左右。
今年5月,北京邮政推出了一款当日到达的 “5元同城包裹”产品,引来民营快递市场一片恐慌。紧随其后的还有长沙邮政,在当地也开通了类似的服务,皆主要瞄准电商大客户。
一位行业内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表示,“部分企业的‘3块多钱全国包邮、5块钱不限重量’这个价格打法已经很不正常了。一个面单,派送费在1.5元,面单材料至少也要1.5元,还有人工成本,光本钱都要超过3元钱了,难道不要赚钱了么?这就意味着这些企业的总部要亏很多钱,来在行业中拼一把。”
据新金融记者获悉,今年快递行业一轮轮的价格战最早在3、4月份开始,因某家小快递公司引入风险投资,签订了对赌协议,需要通过抢占市场份额完成业务而率先在行业内掀起价格战所致。上述人士透露,“对于小的快递公司,服务质量和时效都跟不上,保业务量增长和拉客源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价。价格便宜亏损严重,越亏损服务质量就越跟不上,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只是,久而久之,这一举动牵动了同行几家大公司也开始介入,纷纷降价,尤其是在7月底8月初这段时间步入白热化阶段。”
产能过剩之忧
在这场可谓是全行业参与的价格战背后,业内人士表示出对于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
让众多快递企业和投资机构如此“疯狂”,自然有其原因。有数据显示,快递行业已经连续保持28个月的高速增长。
根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8.4亿件,同比增长60.6%;其中,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29.8亿元,同比增长34.5%。快递业务量同比增幅为历年同期最高,高出上年同期9.4个百分点。仅上半年完成的快递业务量就比2011年全年还要多出1.7亿件。
因此,众多快递企业和风投机构显然是看好行业预期,纷纷加大了投资力度。上半年以来多家快递企业的分公司和加盟网点都加快了购置车辆、招工、转运中心扩建的动作,其转运中心的服务和配送能力明显增强。
据中国快递咨询网的推算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快递企业平均每月有2-3个新建或扩建转运中心投入使用,总量在60个以上。到今年年底,这一数量预计将超过100个。上半年全行业新投入使用的车辆在6000辆以上。
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对新金融记者表示,“随着民营快递的转运中心分拣、处理能力的增强,快递网络所能到达的城市越来越多,企业的服务能力已经大于实际需求了。”
目前,国内快递企业日均受理能力维持在2500万件左右的高位运行状态,已接近全球第一大快递市场——美国的水平。一些小快递公司和加盟网点由原来日均处理几十万件到能够处理百余万件包裹。但同时,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行业利润率却从2005年的25%下降到5%以下。
“今年已经出现很多加盟网点由于亏损甚至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的现象。对于一些区划比较小的加盟商来说,利润薄了自然要争量。加上装备服务能力又上去了,没有量自然是不行的。”
在徐勇看来,行业扩张持续的话,到年底很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明年初这一现象会更为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快递企业的竞争和价格战。
行业保卫战
行业内的企业自然摆脱不了这轮价格战的“波及”,想办法尽力破解的不在少数,每家快递公司也都有自己的应对策略来提高未来自身的竞争实力。
圆通速递新闻信息部经理周晔对新金融记者坦言,恰逢暑期的这轮降价活动杀伤力还是很大的,的确给多家同行公司造成了压力。对此,圆通方面近期已开了多次内部会议来讨论应对措施,总体策略就是要“通过服务时效定价格”以保市场份额。
在“通达系”快递业务中占比较高的淘宝件真正的利润空间很小,在价格上快递公司并不能掌握主动权。在周晔看来,注重服务和时效的中高端市场才是快递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圆通总部没有决定降价,我们尽量避免参与到这个低价竞争中来。全行业的平均利润已经低至2%-5%,再降价就没有利润空间,又怎么能保证服务?”周晔表示。
圆通的自信来得很有底气。
去年“双11”时,圆通的业务量已突破700万票,今年则预计要超过1000万。即使在淡季时,每天的业务量至少也要达到500多万件。因此,要守住这块已有的市场蛋糕,就要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做文章。根据国家邮政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7月份国内快递企业服务排名中,圆通已升至第二位,位列顺丰之后。
在重时效和服务的竞争策略之下,圆通未来的动作在于:推出时效性面单和全新报价体系。未来会通过全货机运送的方式,将快递产品分为12小时、24小时、72小时寄达,不同时效收取不同价格。如产品不能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则免收快递费。目前这项服务已覆盖北上广地区。除此之外,圆通还在千方百计推进代收货款业务,即利用在全国的网点,向收件人收取货款费用并赚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代收货款业务的竞争空间是比较小的,是行业目前的蓝海区域。淘宝件已经是竞争异常激烈的红海了。在这一块我们的量已经很大,增长很快。”周晔对该业务的前景非常乐观。
据悉,圆通全货机的航空公司预计在明年也将获得批复成立。
对比“通达系”,天天快递则还是正在向行业第一梯队靠拢的典型。
对如此的价格战,天天快递方面表示,“会适当作出优惠调整来降低成本,但未来的重点则是要加强路邮工作的优化。”
负责天天快递华北区业务的总经理潘小忠近来一直在天津地区坐镇。在这段行业“降价潮”的日子里,天天快递的盈利还是会受到些影响,因此他对下面网点的要求是“在保证成本的前提下,做适当让利,至少财务账本上不能亏。”
“比如,由京津发往上海的包裹,车辆装满的情况下成本在8毛一公斤左右,我们原先给电商客户的价格1.5元每公斤,现在能让到1块钱,不能让再多了。”潘对新金融记者分析道。
“现在每天的业务量全网在90万票左右,即使在淡季我们走的也是小幅平稳上升的路线。对这场风波,我们不想卷入,是因为怕转不出来。”
对此,天天快递的重点方向在于加大末端配送的力度,协助网点进行整治,增加车、场地、人员的配置;提高快递员的素质和礼貌用语的使用;缩短干线配送的时间,提高路邮服务的时效,以应对下半年即将到来的高峰期。
深处“低价漩涡”中的汇通也表示,今年的“双11”将会是对众多快递企业的一项“大考”。相比去年7900万件包裹的销售总额,这项数字预计在今年将达到1亿多件。
如何提高路邮时效,减少路邮环节,增加干线直线的班车,是汇通需要寻找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方法。
“对于我们目前的业务,大部分地区可以用公路运输的方式完成72小时之内的投递。比如,我们在北京至大连这条线上有多个快递产品,原先的货物寄送会由北京到沈阳先分拨一次,再转到大连。未来优化路邮的方式会增开点对点的班车,货物从北京直接送达到大连。”汇通市场部经理对新金融记者说。
在接受采访时,汇通方面一再强调公司的总体 战略并没有将重点放在价格战上,而是一直力求在加大直营化的管控方面做文章,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希望在下半年旺季来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资质和条件打好“硬仗”。
汇通方面表示,从今年的3、4月份开始,企业就加大对各级站点的整合力度,推进自身直营化建设的同时,提高对于加盟站点的资质水平要求,对原有资质水平不错的加盟点加以扶持改造,淘汰不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加盟点。目前汇通已做到在地市级城市的全部直化改革。
洗牌整合年
另据行业内人士对新金融记者透露,国家邮政局也已经开始关注今年以来快递企业屡屡掀起的价格风波。
7月份,国家邮政局已下达通知给几大快递公司,要求全面推行直营模式来保证快递业的服务质量和价格稳定。并要求全行业企业在9月1日之前,完成对网点的改革和梳理,上报备案。
在徐勇看来,为了抢客户大打价格战,这说明国内快递企业还处于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没有把人才优势转化成技术优势和服务优势。很多快递企业产品概念模糊,甚至于根本没有服务产品,竞争手段太过单一,同质化加剧。而未来的市场则应该是以快递服务时限为体系的、用价格杠杆细分服务产品的市场。
中国快递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达瓦认为,短期的降价对用户只是暂时有利,但从长远来看,由低价竞争导致的企业服务能力下降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国家对于快递业会有新的标准出来,会根据快递企业业务范围的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有所划分,并按照经营模式、服务质量划分出企业的梯队阵营。”一位不具姓名的业内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对那些挑起价格战的小公司来说,是背水一战,业务量冲不上去的话就意味着被淘汰。行业内都在等待这个时间点,几家快递巨头也希望大家能够坐下来,把行业往合情合理的方向推进。预计这是一个行业企业重现洗牌的关键之年,这么清洗一下对行业也是好事情。只是,要看国家未来调整的导向,导向不好的话,引起第二轮的恶性竞争也是麻烦事情。”上述人士同时也不无担忧。 |